别称: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
学名:millipede
简介:马陆(millipede)也叫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倍足纲,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马陆能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热带雨林中的马达加斯加猩红马陆喷出的液体能使人双目片刻失明。
别称:家白蚁
学名:Coptotermes formosanus
简介: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1909),属蜚蠊目,等翅亚目,鼻白蚁科乳白蚁属的一种白蚁。按照原分类,白蚁独立一目,但按照近年的研究和分类,白蚁与蟑螂关系较近,因而被划分到蜚蠊目下的等翅亚目,废除原来的等翅目。分布于北纬32°~33°,南至南海。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各省,包括台湾、海南、香港和澳门等地区。是危害房屋建筑、桥梁和四旁绿化树木最严重的一种土、木两栖白蚁。为害林木时,尤喜在古树名木及行道树内筑巢,使之生长衰弱,甚至枯死。
别称:黄胸网螱
学名:Reticulitermes speratus
简介: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eratus (Rolbe)是属于鼻白蚁科散白蚁属的一种白蚁。黄胸散白蚁栖居分散,不筑大巢,防治比较困难。应以预防为主,辅以灭治,平时重视检查。待屋塌伤人,已为时过晚了。黄胸散白蚁容易从思区随木材、家具携带到非患区。这个属的白蚁适应性很强,北界北纬45°。对进口木构件的南北运输应严格检疫
别称:黑翅大白蚁、台湾黑翅螱
学名:Odontotermes formosanus
简介:黑翅土白蚁有畏光性,趋光性,群栖性,好斗性,护群性;喜湿怕水;喜温怕冷;喜爱整洁。分布于缅甸、越南、泰国、印度、孟加拉国、日本、朝鲜、夏威夷和中国。有翅成虫一般在气温达到20℃、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气压在99.2-100.1兆帕斯卡之间、下雨的傍晚出现婚飞。
别称:褐鼠、大家鼠、白尾吊、粪鼠、沟鼠
学名:Rattus norvegicus
简介:褐家鼠(学名:Rattus norvegicus),也称为褐鼠、大家鼠、白尾吊、粪鼠、沟鼠,为一种中小型啮齿动物,雄性体重133g左右,体长133~238mm,雌性体重106g左右,体长127~188mm,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尾毛稀疏。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该鼠的存在,主要栖居于人的住房和各类建筑物中。
别称:屋顶鼠、黄腹鼠、长尾鼠、黑家鼠
学名:Rattus flavipectus
简介:黄胸鼠又名屋顶鼠、黄腹鼠,黄胸鼠体型较大,与褐家鼠相似,但较褐家鼠瘦小,体躯细长,尾长等于或大于体长。行动敏捷,攀缘能力强。其多在夜晚活动,以黄昏和清晨最活跃。有季节性迁移习性,每年春秋两季作物成熟时,迁至田间活动。
别称:鼷鼠、小鼠、小耗子、米鼠仔、家鹿
学名:Mus musculus
简介:小家鼠为鼠科中的小型鼠类,分布很广泛,遍及全国各地,是家栖鼠中发生量仅次于褐家鼠的一种优势鼠种。种群数量大,破坏性较强。小家鼠适应性强、行动敏捷,主要活动于居民住宅区的室内及室周环境,是最常见的家栖鼠种之一。另外,小家鼠不但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实验小鼠的祖先,也是人兽共患病的主要动物传染源和动物宿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