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官网-为用户提供各种杀虫剂、害虫防治知识和报价信息

杀虫剂

热门关键词:  杀虫剂

敌敌畏

来源: 作者:杀虫剂网 时间:1603463959 浏览热度:

中文名称:敌敌畏

学名:O,O-dimethyl-O-2,2-dichlorovinylphosphate

别称:敌敌畏,DDVP,二氯松

简要介绍:敌敌畏又名DDVP,学名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有机磷杀虫剂的一种,分子式C4H7Cl2O4P。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工业产品均为无色至浅棕色液体,纯品沸点74℃(在133.322Pa下)挥发性大,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1%,煤油中溶解度2%~3%,能溶于有机溶剂,易水解,遇碱分解更快。毒性大,急性毒性LD50值:对大白鼠经口为56~80mg/kg,经皮为75~210mg/kg。

敌敌畏

敌敌畏又名DDVP,学名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有机磷杀虫剂的一种,分子式C4H7Cl2O4P。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工业产品均为无色至浅棕色液体,纯品沸点74℃(在133.322Pa下)挥发性大,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1%,煤油中溶解度2%~3%,能溶于有机溶剂,易水解,遇碱分解更快。毒性大,急性毒性LD50值:对大白鼠经口为56~80mg/kg,经皮为75~210mg/kg。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敌敌畏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中文名
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
外文名
O,O-dimethyl-O-2,2-dichlorovinylphosphate
别    名
敌敌畏,DDVP,二氯松
化学式
C₄H₇Cl₂O₄P
分子量
220.98
CAS登录号
62-73-7
EINECS登录号
200-547-7
熔    点
-60 ℃
沸    点
74 ℃
水溶性
室温下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0g/L
密    度
1.42 kg/m³
外    观
无色油状液体
闪    点
75 ℃
应    用
用于农作物防治虫害
安全性描述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氧化磷和氯化物的毒性气体。
危险性描述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氧化磷和氯化物的毒性气体
UN危险货物编号
14(有毒品),34(易燃液体
 
 

 

 

 

 

 

 

 

 

 

 

 

特点;中等毒性品种,在水和酸性介质中缓慢分解,碱性条件下快速降解,低毒。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

防治对象
对咀嚼口器和刺吸口器的害虫均有效。可用于蔬菜、果树和多种农田作物。
防治菜青虫、甘蓝夜蛾、菜叶蜂、菜蚜、菜螟、斜纹夜蛾,用80%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防治二十八星瓢虫、烟青虫、粉虱、棉铃虫、小菜蛾、灯蛾、夜蛾,用80%乳油1000倍液喷雾。
防治红蜘蛛、蚜虫用50%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防治小地老虎、黄守瓜、黄曲条跳虫甲,用80%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或灌根.
防治温室白粉虱,用80%乳油1000倍液喷雾,可防始成虫和若虫,每隔5~7天喷药1饮,连喷2~3次,即可控制为害。也可用敌敌畏烟剂熏蒸,方法是:于傍晚收工前将保护地密封熏烟,亩用22%敌敌畏烟剂0.5公斤。或在花盆内放锯末,洒80%敌敌畏乳油,放上几个烧红的煤球即可,亩用乳油0.3~0.4公斤。
防治豆野螟,于豇豆盛花期(2~3个花相对集中时),在早晨8时前花瓣张开时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重点喷洒蕾、花、嫩荚及落地花,连喷2~3次。
性能
速效广谱性磷酸酯类杀虫杀螨剂。对高等动物毒性中等,挥发性强,易于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高等动物体内。对鱼类和蜜蜂有毒。对害虫和叶螨类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以及胃毒、触杀作用。具有高效、速效、持效期短、无残留等特点。
应用
可用乳油配成高浓度药液喷洒在仓库害虫、害螨、密闭3~4天后再通风散气,气温较高时药效更好。药液喷洒在棉仓墙面上熏蒸,可防治水稻褐飞虱、棉红铃虫。毒土或毒糠田间撒施熏蒸,可防治粘虫。药液喷洒,可防治稻纵卷叶虫等隐蔽性害虫。敌敌畏施用后能迅速分解,持效期短,无残留,可在作物收获前很短的时期内施用,以防治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故适用于苹果、梨、葡萄等果树及蔬菜、蘑菇、茶树、桑树、烟草上,一般收获前禁用期为7天左右。对高梁、玉米易发生药害,瓜类、豆类也较敏感,使用时应注意。
药品应用
灭蛆:将原液(50%乳剂)1份加水500份,喷洒粪坑或污水面,每平方米用原液0.25~0.5ml。
灭虱:将上述稀释液喷衣被,闷置2~3小时。
灭蚊蝇:原液2ml,加水200ml,泼于地面,关闭窗户1小时,或以布条浸原液挂在室内,每间房屋约用3~5ml,可保效3~7日。
灭臭虫:原液1份,加水200ml,用以刷涂缝隙。
应急医疗
诊断要点:
潜伏期短,口服后多在10~30 min内发病;喷洒中毒者,多在2~6 h内发病。
具有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的一系列表现。
少数患者于中毒后2~3周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少数患者病程中出现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
口服后消化道刺激症状明显,可致胃黏膜损伤,甚至引起胃出血或胃穿孔。
敌敌畏乳油所致接触性皮炎较多见,往往是喷洒或为了灭虱等目的直接将敌敌畏洒在被褥、衣服上而污染皮肤,接触30 min至数小时发病,皮肤有瘙痒或烧灼感,皮肤潮红、肿胀、水疱,局部可伴有肌颤。
血液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且复活较慢。
处理原则:
皮肤污染者尽快用肥皂水反复彻底清洗,特别要清洗头发、指甲。
口服中毒者需迅速催吐、洗胃。因敌敌畏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洗胃时要小心、轻柔,防止消化道黏膜出血或胃穿孔。
肟类复能剂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以阿托品类药为主,并尽快达到阿托品化,口服中毒、生产性中毒患者用药量要大。
为防止病情反复,阿托品停用不宜太早、太快,在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特别是意识状态、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出汗、肺部情况,注意心脏监护。
抢救办法:
其方法大多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只介绍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
服敌敌畏后应立即彻底洗胃,神志清楚者口服清水或2%小苏达水400~500ml,接着用筷子刺激咽喉部,使其呕吐,反复多次,直至洗出来的液体无敌敌畏味为止。
呼吸困难者吸氧,大量出汗者喝淡盐水,肌肉抽搐可肌肉注射安定10mg。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阿托品,轻者0.5~1mg/次皮下注射,隔30分钟至2小时1次;中度者皮下注射1~2mg/次,隔15~60分钟1次;重度者即刻静脉注射2~5mg,以后每次1~2mg,隔15~30分钟1次,病情好转可逐渐减量和延长用药间隔时间。氯磷定与阿托品合用,药效有协同作用,可减少阿托品用量。
预防措施:
应注意到该品易蒸发和易经皮进入的特点,在生产上应力求密闭完善及通风良好。在农业使用时,要注意个人防护,特别是在粮仓中熏蒸使用时,要注意呼吸道的防护。据调查,在粮仓堆放150 g/m³剂量的该品,于1 h后仓内空气中浓度即达0.5~23.2 mg/m³,在此浓度下,工作人员进仓工作半小时后,即能引起ChE活性明显改变。如戴了夹层纱布口罩,中间有5%~10%碱性液湿润层,能起一定的防护作用。如用喷雾法时,还要注意皮肤保护。用敌敌畏防治害虫时,应注意使用量要适当,不可过量;住房密闭灭虫后,必须充分通风后人才可进入;还要重视对该品的保管,特别要注意勿使小孩接触。该品用于室内持续性灭蚊蝇时,应改进使用方法并控制使用量,使空气中该品维持在安全浓度内。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穿防毒且。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 
相关资料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工作服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储运条件:现场不得吸烟、喝水、进食。不能与粮食、食物、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操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橡胶防护手套。轻装轻卸,防止容器破损。防潮、防高温曝晒、防雨淋。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持库温在结晶点以上,防止冻裂容器及变质。严禁接触火种。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专人保管。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0.3mg/m³(皮);
前苏联(1978年) 环境空气最高容许浓度 0.007mg/m³;
中国(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容许浓度0.05mg/L;
前苏联(1978) 渔业水中最高容许浓度 0mg/L;
联合国规划署(1974) 保护水生生物淡水中农药的最大允许浓度 0.001μg/L;
中国(GB5127-85)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允许标准 0.2mg/kg(蔬菜、水果);
中国(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容许浓度 0.001mg/L。
管理信息
操作的管理: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的管理: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废弃的管理: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物处置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
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洗涤器除去。
其他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其它法规:敌敌畏生产安全技术规定(HGA032-83)。

 

{eyou:pagebreak/}